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直接进入
首页 >> 域外交流 >> 正文

中新友谊的象征——中国官员狮城留学散记(一)

新闻来源: 作 者: 发表日期:07-11-02

摘要:闻名遐迩的新加坡中国“市长班”管理经济学硕士课程 MSc (Managerial Economics),市长班,自1998年在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在新加坡简称“南大”)诞生以来,至今,为我国培养了500余名高学历的官员。2005年9月首批来自河北、北京等地的46名教育官员“结缘”南大,拜师学艺,我们不妨昵称“校长班”。新华社曾发表文章称,作为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长远发展眼光和管理理念的现代化人才,“市长班”的学员们无疑将成为中国及新加坡共同拥有的宝贵人力资源。中国“市长班”的模式已经引起了更广层面的重视。“市长班”已成为中新友谊的象征。

新加坡(又名“狮城”)是个热带城市国家,国土面积697.1平方公里,位于马来半岛南端,人口424.03万,华人(占人口77%)、马来族(14%)、印度族(8%)等,亚洲人口占总人口的99%,其余为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没有四季之分,新加坡处处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环境整洁,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等教育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大学出色的研究和教学为各行各业提供先进管理理念和高增值技能的专业人才,使新加坡快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许多跨国企业、世界主要银行、药剂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都选择此处开设营运总部。新加坡成为东西方文明的兼容并蓄,优美的环境,健全的法制,良好的治安,完善的教育体制,杰出的教学水平,国际认可的毕业文凭,打破了人们多年来只向往到欧美国家求学的旧观念,成为亚洲各国留学的首选。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教育参赞王永利说:“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中西文化的交汇地。新加坡建国后,有意识筛选西方的市场观念,去芜存箐,把它成功地融合在东方人的社会里。这些经过实践,被证明是成功的政策,很适合中国用,而且还马上派得上用场。”

从建国到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官员出国培训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苏联是中国官员培训的主要目的地;随着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官员培训掉头向西,并在上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其中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培训计划尤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西方的模式并不全部适宜中国国情。对力图实现后发超的中国来说,在上世纪60年代后才迅猛崛起的新加坡经验相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无疑新鲜得多,也更贴近现实。而更重要的是,在新加坡身上可以找到东西方间缺失的链条。实际上,早在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就曾提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明确表达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兴趣。

一、中国市长班概念

概念一词在词海中解释为“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中国市长班”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孙铭博士,可称得上是“南大市长班的‘母亲’”[①]。周教授于1972年南洋大学[②]经济系毕业,在新加坡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南大开始为中国官员进行有关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的中文培训工作。在南大商学院院长陈德明教授领导下成立的培训中心,用英文、中文双语授课,中国官员是中文短期课程。中国长峰科技总公司是最早参加的,该课程是一项4周培训管理人员的短期课程,办的很好。1993年,新中政府成立了山东理事会,为山东培训高级干部,南大承担60%至65%的工作,其余则有新加坡国立大学负责。 1995年,河北省选派了5名副市长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这一年的课程可以说是后来“市长班”的雏形。周孙铭说:“这一年的培训课程,让我们开始思考把短期课程变成长达一年的学位课程。”他说:“在南大学习长达一年的官员回国

9 7 3 1 2 4 8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首页站长简介本站分工实验教学现代远程现代装备自制教具图书管理优秀论文图片新闻最新通知政策法规联系我们留言建议友情连接
您是本站的第 来访者
Copyright (C) 2006 邢台市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呼叫中心:0319-2235857 ICP备案序号:冀ICP备09004389号